行业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行业研究 >

      中国文化旅游的视觉系统

      著名设计师、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教授在中国(爱琴海)文化旅游思想论坛上的发言实录(节选)

      我虽然不是做旅游的,但是旅游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和对象,因为我们做文化研究的人,事实上我想更多研究视觉文化,我们都知道旅游业有另外一个词叫观光业,就是对某种特定的风景和风光进行观看,这个观看本身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简单来说,旅游在西方有一个原出的文化模型,就是伊甸园,亚当夏娃逐出乐园之后,人类就获得了回到过去那个完美乐园去旅游的文化模型,东方也有类似的文化模型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桃花源到了一个异域的时空,我们希望离开现在,到他者的时空中去,这构成东西方对旅游的一个基本的想象。回到现在看看旅游的特征,我们发现今天的旅游,其实是现代性所创造出来的,旅游必须是到它处去,它跟交通有关系,到别的地方去,另外它要跟纯粹的观看有关系,这个观看不具备其他的目标,仅仅为了体验和观看。我看了这个宣传画,这个骆驼队,在前现代社会里面,很漫长的历史当中,旅游是非常稀罕的,绝大部分的出远门的,去远方的活动都是跟商业贸易有关系的,它是一种追逐功利的活动,有一些很少的人,像马可波罗这样的先驱者,他给我们带来了最早的游记,他记载了一种旅游的观感,但那是伴随商贸活动之后产生的旅游服务产品。真正的旅游是现代性的产物,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性的社会才提供了一个关于旅游观光的一整套的东西。所以我们比较把我们起点放在19世纪中期,我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它有一个标志就是1851年伦敦举办的大英博览会,大博览会,以博览会的形式创造了一个观看和展示的场所,另外当时先进的火车可以带来大量的游客,今天最早的旅游的旅行社,第一个旅行社的出现,是英国的一个库克父子所成立的一个旅行社,他把英国各地人通过火车运大伦敦去,创造当时的一个旅游奇观。

      我们讨论一下现代性创作的旅游,依据我们如何观看世界的一个基本的结构。这个结构由三种人所创造,第一种是探险家,第二种是人类学家,他到他种文化到其他文化中去。第三是生物学家,探险家,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创造的一个结构是不扰动另外的世界,由次带来三个成果,一个是生物学家带来的动物园,一个是人类学家带来的博物馆,动物园是把自然界的动物,把它集中在一起,让你去观看,博物馆是把我们人类文化不同的样本把它集中起来让我们去观看,另外就是博览会,博览会把我们最新的文化,把它汇聚起来,也是让我们观看。所以观看这么一种现代性的发生,其实最终创造了一个观看的两分结构,也就意味着我们把生活世界和观看世界相分离。我们从来不看我们的生活,我们只看我们认为希望去观看的东西,那就是今天所谓景区的来源,什么叫景区,景区是一个被分离出来的纯粹观看世界,我们不生活里面,我们去看它,但是回到我们生活世界中我们什么也不看。这个两分法就是现代性所创造的。

      依据这个两分法,我们创造了中国式旅游结构,中国承接从西方过来的现代性,我们也把一个原初的现代性结构,东方西方和现代传统,把它转移过来,复制为我们中国人自身的观看结构,我觉得可以把它分为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东部观看西部。第二个特征是都市观看乡村,第三个特征是欲望观看纯洁,第四个特征是现代观看传统,这个观看的二元结构,其实广泛的存在于我们对旅游的塑造,由此而产生的所谓的体验和感受,就是我们要分析的,所谓的文化,在这个现代性的两分结构所创造的旅游观看的方式里面,我们也能看到一个特征,其实现代和传统,都市和乡村,其实是互为竞相,我们讨论一个西部的旅游,比如讨论云南丽江和大理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东边有一个上海作为一面镜子,正好和它构成反向,雪山的纯洁,都市的欲望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观看关系。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观看都被旅游业一网打尽,我们获得一个今天发展旅游的深层的文化结构。今天我着重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对这个文化结构的发现和捕捉。

      几年前我在研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我们知道国家地理杂志就是对生物、自然探险的一个最权威的杂志,我曾经从1906年国家地理杂志一直看到1946年,我关注了国家地理杂志对中国的报道,将近几十篇的报道中,我得出西方观看者对中国20世纪早期的观看结构,这个结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有一个东部的中国和一个西部的中国,这两个中国在西方观察家看来是分开的,我们从来不看边疆,东部和西部是分离的,而这一过程在20世纪的下半叶,随着到新世纪之后,随着中国进入到了一个真正的旅游观光的时代,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时代,纯粹观看的时代的到来,这个结构不再存在,今天我们重新获得一个新的结构。过去20世纪初期的那个所谓的两个部分的中国,一个所谓东部中国和一个西部中国,今天被一个观看的十字轴所取代,这个十字轴通过版图上直接画一个十字,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在横向的轴上面,东部上海和西部的高原雪山,我们创造了一个观看的基本的想象模型,就是当我们由东往西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雪域高原,纯洁无欲望的生态雪山,我们往东看看到上海外滩,那些过去被革命定义为殖民主义的,今天变成我们的文化遗产。如果我们从南北轴线观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历史在北京,呈现出一个我们共同的民族的机体,那是我们拥有的,永久历史的一种北方式的表达。我们再往南边看,我们看到深圳的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我用几个词总结对当代旅游的发现,我们今天在重新塑造中心,深圳就是一个以观看旅游来重新塑造的新中心。同时我们也在重新塑造边疆,过去去发现云南丽江已经过去,今天有大量的驴友,他们奔上了西部的探险之路。同时我们也在重新塑造传统和历史,我们看到各地的景区其实都采纳了不同的方法,来重新去复原和表现历史。

      最后我想这一个结构能告诉我们,我们实际上在旅游中创造文化,而事实上所有的旅游结果,其实都作为一种文化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去,对于这个反思,其实是对于我们今天讨论旅游的文化以及相关的思想有所启发和帮助的。

      朱大可点评

      冯原老师我们要表扬他,终于拉回来一点时间,他用最简短的时间说出一个最重要的,今天整个下午的一个最重要的文化模型,我认为这是特别有价值的,值得旅游业拿来作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核心的对象,他讲了一个所谓中国式旅游的观看结构,东部观看西部,现在观看历史,都市观看乡村和欲望观看纯洁,这四大观看,互相地观看,构成了一个不仅是空间上的十字,还有地理上的十字,这个非常好。

      中国(爱琴海)文化思想论坛嘉宾简介

      冯原:2004—2009年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现为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主要工作领域为视觉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建筑学与设计学的相关研究,空间设计与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2005至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委员;2009、2011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城市中国》杂志首席主笔等。2011年,主讲课程《视觉文化批评》入选教育部首批二十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冯原教授的专著包括:《样式的对策:建筑的符号生产及其象征的逻辑》、《被压迫的美学:视觉表象的文化批评》等。